东周列国时,刺杀,作为一种特殊的斗争形式悄然登场:专诸刺杀吴王僚,要离刺杀吴王僚之子庆忌,豫让行刺赵国的创始人赵襄子,聂政刺杀韩国相国侠累,荆轲刺秦王……经过2000多年的淘洗,群星般的刺客们只剩下一个家喻户晓的代表——荆轲。

从行动的难度上来讲,荆轲刺秦王并不是最艰难的。专诸刺杀吴王僚时,吴王的卫士从王府一直排到刺杀地点,台阶门户都站满了身持长矛的亲信;聂政刺杀韩国的相国侠累时,侠累近旁“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而荆轲刺杀秦王时,秦王那些手执兵器的卫士都遵照法令立于大殿之下,离秦王很远,直到荆轲完全失败之后才出现在秦王身边。

秦王腰中虽然有一柄长剑,但很难拔出。也就是说,荆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在与一位手无寸铁的对手单挑。并且,聂政是从距侠累很远的府门外杀起,而荆轲在行动刚一开始就扯住了秦王的袖子。

这也说明,荆轲并不是刺客中武功最好的一个。相比聂政于长戟利剑丛中轻取侠累,荆轲面对孤身一人、赤手空拳的秦王竟不能取其性命,岂不汗颜?

如果荆轲出名不是因为刺杀难度和武功高强,那么,是因为行动方式的奇巧吗?若论巧妙,专诸把短剑藏在烤鱼的腹中,既至王前,擘鱼出剑,一击中的,何其潇洒!而荆轲图穷匕现,不免狼狈。

难道是因为荆轲最为坚忍?若比坚忍的话,要离为刺杀吴国第一勇士庆忌而断右臂、灭全家,豫让为不让对方认出自己,涂漆溃烂全身,吞炭改变声音,聂政为不连累雇主而将自己毁容挖眼,剖腹出肠。这一个个场面真令人毛骨悚然。而荆轲从接受征召开始就一直过着舒适的生活,为刺杀计划付出性命代价的是田光和樊於期。太子丹婉言催促,荆轲竟口出怒言,负气入秦,其忍耐力与前几位根本不可相提并论。

那么,是因为行动的效果吗?这一点恰恰是荆轲最失败的地方。专诸、要离、聂政都刺杀成功了,而荆轲不但没刺死秦王,反而激怒了秦王,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综上所述,荆轲几乎是春秋战国成名刺客中最不成功的一个,可是为什么他最有名?

因为在所有刺客中,他刺杀的对象名声最大。吴王僚、庆忌、侠累,虽也是一时名人,但和一统六国囊括宇内的秦始皇相比,吴王僚等辈,有多少人问津呢?

如果太子丹派的是聂政,那刺杀就能够成功了。但如果是这样,聂大侠的名字同样会沉没在历史长河中。因为被刺杀的赢政就没机会成为那个统一天下的秦始皇,荆轲和吴王僚等人也很难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既然如此,成功刺杀他的刺客凭什么会比专诸、要离更出名呢?

所以,要想成为出名的刺客,关键并不在于武功的高低、难度的大小、忍性的强弱,而在于刺杀对象的声名。如果这个对象还有做更大事业的潜力,那么,故意失败才是刺客永留威名的最好方式。

历史热词搜索: 荆轲 战国历史故事

相关历史
  • 毛遂自荐 楚赵合力抗秦 毛遂自荐 楚赵合力抗秦

    平原君说:“有能力的人活在世上,就像一把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冒出来了。但您来这儿三年,我没有听说您有什么能力啊。”毛遂说:“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到这把锥子。”

  • 孟母三迁 成就了儒学思想家孟子 孟母三迁 成就了儒学思想家孟子

    孟母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女性,很重视儿子的教育,孟轲最终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发奋学习,终于成为满腹经纶的大学者,被后人称为儒学的“亚圣”,尊称为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