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面有句很经典的话,鸟飞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纵观二十四史,你会发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朱元璋趁着刘伯温生病的时候,将他召进宫中,让自己的太医给刘伯温医治,结果几个月后刘伯温的病情,不但没有得到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

一直等到刘伯温病入膏肓之后,朱元璋才让他回了老家,但是,刘伯温到家后还没有一个月便去世了。

刘伯温不仅在学术上留下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在军事方面他还创作了一本名为《百战奇谋》的兵书。

刘伯温临终前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道:“并非为父不愿将此书传授于你二人,只因你们的才智皆不在此,恐怕无法承受我这毕生心血凝结而成的绝学,如果要是勉强学习只怕你二人惹出祸害,倒不如让你们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刘伯温还嘱咐他们,说道:“当今圣上猜忌多疑,就算将兵书献于他,也恐怕你兄弟二人遭受猜忌,以为我将这本旷世奇书留给你们,那就将这本书一把火烧掉算了,反而能保我刘氏满门的平安。”

父亲的话,两个儿子不敢违背,只得照做,刘伯温最后又道:“生死由命,吾儿不必太过悲伤。我就要死了,但是有几句话要告诉你们,你们都给我好好记住。”此时刘伯温的两个儿子哭着说:“还请父亲大人明示。”

刘伯温勉强打起精神,有气无力的说道:“你们切记,我们家的诚意伯爵位未来会被朝廷革除,不过这一点你们不必太过担心,以我推算,刘家在五世之后,必会出现一个武官,从此就会长久的传承下去了,刘家香火也不会就此断绝,你们要切记啊!”

说完,刘伯温长叹一声,眼角流下两行清泪,含恨离开了这个令他伤心的世界。

当这位开国元勋去世的消息刚刚传到京城之后,朱元璋便立即派身边的亲信胡惟庸到刘家吊唁,其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借此机会,寻找江湖上早就纷传的《百战奇谋》。

刘氏兄弟将此书的下落坦言告知众人,并将刘伯温留下的一本《郁离子》和其他著作,连同一封写给皇帝的信件,交上了朝廷。

当朱元璋在应天收到胡惟庸呈上的刘伯温遗物,不见有兵书,只见是寓言故事《郁离子》,就随手丢在了一旁。

洪武三十一年,71岁的朱元璋在一场大病中去世,临终前,他拉着皇太孙朱允炆的手说:“记住,一定要把军师的兵书找到,不能让它落到外姓人的手里。”

到了明朝弘治年间,明孝宗朱佑樘突然怀念起刘伯温的功勋,下圣旨命人查找刘伯温的后代。

当时,刘伯温的五世嫡孙因为犯罪被抓进监狱,结果圣旨一下,立马就无罪释放,还被任命为处州指挥使,当时人人都认为这是盖世的奇遇。而刘伯温能够预料到五世之后的事情,也可说是盖世奇人了。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明朝末年李自成带领着农民起义军攻入了北京城,他在皇宫中的一间放置古书的偏殿内发现了当年刘伯温去世之后送给朝廷的那些书籍,由于李自成很崇敬这位明朝的开国元勋,于是便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细心翻阅,于是,发现了那本刘伯温手写的原稿《郁离子》。

因李自成很崇敬刘伯温,特别细心翻阅,只为年代久远的关系,《郁离子》书页多有残破,竟无意中发现页内有页,内藏另一本书,就是失传二百年的《百战奇谋》。

当李自成看到书中的之精彩,更有奇门遁甲、易卜星相之神机妙算,纵是贼王也感动得流下热泪,从此把它带在身边,形影不离。

历史热词搜索: 朱元璋 刘伯温 明朝历史故事

相关历史
  • 朱元璋写错诏书 斩知州 朱元璋写错诏书 斩知州

    洪武年间,有个叫卢熊的读书人,被吏部推荐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诏书是授卢熊为山东衮州知州,可怜卢熊为了一个字,竟然送了一条命。

  • 白纸一张 朱元璋请来军师刘伯温 白纸一张 朱元璋请来军师刘伯温

    白纸一张,四四方方,送到南田,刘伯温果然收下,当下就动身来婺江。哈哈,一张白纸胜过绸千尺,胜过银千两,请到了刘伯温,朱元璋乐了。

  • 朱元璋 倒贴福字习俗的发起者 朱元璋 倒贴福字习俗的发起者

    在中国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倒着贴一个“福”字,“倒”和“到”谐音,表示福气到了的意思。以前老百姓门口贴的福字都是正的,倒着贴这个习俗是从明朝朱元璋开始的。

  • 战国的孟子居然得罪了明朝的朱元璋 战国的孟子居然得罪了明朝的朱元璋

    明朝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亚圣叫板。